
昨晚睡前在床上看了一篇文章「當我20多歲時,學到的10件事」 
  是經理人網站發表的翻譯文章,原文由激勵作家馬克曼森(Mark Manson)撰寫。 
  先來看看馬克曼森的內容: 
1.多失敗、及早失敗:
時間是你最大的資產,你該把時間用來冒險和犯錯, 
  因為你沒什麼好失去的。年輕時的瘋狂與挫折都是為了讓你準備好面對未來。
2.你無法強迫友誼持續:
有些朋友,即使你們久未聯絡,再見時感情如昔, 
  有些則隨著你們之間的距離擴大而逝去。這不代表後者就不是好朋友, 
  這只是在說,你無法刻意經營友誼,這就是人生。 
3.你不需要完成所有的目標:
有目標並持續為此努力是好事, 
  但你不需要為「全部」的目標負責。因為你會發現, 
  有些目標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,而另外有些目標, 
  你在努力的過程中就已經獲得夠多。 
4.沒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:
大部分的人在20幾歲的時候都沒有方向, 
  大部分的人都換過工作、換過產業、換過伴侶。 
  你該做的是,注意機會到來,並勇敢把握。 
5.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想要同樣的事物:
每個人都有金錢、工作與家庭問題要擔心; 
  每個人都有不安全感與焦慮;每個人都害怕失敗。 
  我們自視的差異,不過是歷史和地緣的偶然副產品。 
6.這世界根本不鳥你:
這其實是件好事,當你了解到,其他人根本不在意你的時候, 
  你就自由了,你無須再為其他人怎麼看你而擔憂。 
7.流行文化呈現的是極端,你要練習中庸:
你在網路上閱讀的,不過是5%的極端看法, 
  而約有90%的人其實活在平淡的生活裡。有時你該回歸到那90%裡, 
  提醒自己,生活很簡單、人們很友善。
8.許多小事情的累積比一件大事重要:
曾有人訪問Facebook的共同創辦人 
  莫斯科維茨(Dustin Moskovitz)如何看待Facebook的一夜成功(overnight success), 
  他回答,如果你說的一夜是指,每晚熬夜寫程式, 
  不眠不休工作6年的話,感覺很累。 
  遠大的理想要靠每天的累積去完成。 
9.世界並不恐怖:
如果我可以給所有20幾歲的人, 
  不論何時何地,最實用的建議,那就是,找個方式去旅行, 
  困惑的時候就找人談談。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善良,樂於助人。 
10.你的父母也是人:
你不再像孩子一樣把爸媽當做萬事通, 
  20幾歲時父母在你眼中是威權體制。試著了解,你的父母也會犯錯,成熟就是去認知、接受,進而原諒,你父母犯的錯。 
原文出處:Mark Manson.net 
  編譯 / 張玉琦 
看完以上,不知道你會不會跟我一樣,好想寫下自己這些年學到的N件事, 
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學到些什麼,那不妨就看看別人的經驗整理, 
  如果你剛好看到這一篇文章,那麼你就看到了20個重點整理了。 
現在就來看看舒小蜜的內容: 
1.笑容會帶給你比相同條件的人更好的待遇:
當對方看到你的笑容,會認為他自己一定給你很好的感受, 
  讓你用笑容回饋他,這時他會用更好的方式回應你, 
  如果你先遇到對方不好的對待,你的笑容也能轉變他的態度。
2.外表真的很重要:
外表好看,這好比你拿出的名片硬是比別人的精緻好看, 
  人與人見面還是有第一印象的問題, 
  把自己打扮得乾淨整齊,隨時注意外表狀況, 
  在商場上才能顯出自己是個有自律能力的人, 
  當然在這裡講得不是穿得多花姿招展, 
  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品味, 
  與維持一定水準的外表形象, 
  依照場合挑選合適的衣服。 
3.觀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:
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讓人值得學習的課本, 
  不論是一本成功的內容、或者是一本失敗的內容, 
  這都比書上略過了重重過程,化成文字後的結果來得直接, 
  讓我們學習起來更好消化,每個人的課本以不同方式展現, 
  但大多數的內容都是要你長期完整觀察後才能節錄出重點, 
  這課本還在你眼前親身示範給你看,讓你了解他的過程與結果。 
例如你可以發現身邊人緣很好的同事,他為何可以有好人緣?
  這是最直接的人脈經營課程,觀察自己的長輩如何提前退休, 
  達成不用為錢煩惱,享受後半輩子, 
  因為他一路以來如何做財務規劃, 
  這是最好的退休財務規劃課程, 
  再聽著自己的奶奶靠著剛開始只有爺爺的微薄收入, 
  如何持家並帶著六個孩子長大,最後各自有很好的發展, 
  這是最真實的管理學與成本管控方式。 
4.個性終究假不來:
相處日子一長,原本的個性就是會開始無所遁形, 
  所以一開始就不需假裝,讓大家知道這就是我, 
  自己才能找到合適的群體一同共事, 
  有些人在剛加入一個新團體的時後, 
  會因為期待好人緣或者被上司看重, 
  而不小心承諾出並不是自己個性的條件, 
  簡單說就是把自己期待成為的人, 
  說成自己是這樣的人,在此講的不是工作期許,而是個性, 
  例如:我會守口如瓶、我非常有同理心, 
  說出違背真實個性的承諾是非常危險的。 
5.凡事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問題:
非常多人在認為自己委屈時,忘了先懷疑自己有沒有問題, 
  浪費了好長一段時間在哀怨,如果你可以先檢視自己有沒有問題, 
  可以避免繞這一段埋怨的路,當然,你在發現是自己的問題後, 
  不一定要對過去做些什麼,但你至少可以放下這個埋怨。 
6.沒有走不下去的路:
一條路走不下去了,你一定可以換一條路走, 
  就算是盡頭你也能走回頭(延伸閱讀:人的盡頭,神的起頭)
  最後,你還能禱告,馬太福音: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。
7.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,出錯自己負責:
你該學會自己承擔事情的結果, 
  如果你擔心自己沒有辦法負起責任,那請先做到不要出錯。 
8.多訓練自己的邏輯:
訓練邏輯讓思考保持清晰,有助於做任何事情的分析判斷, 
  也有助於說話與文字表達,不論是對任何人都有幫助, 
  如果你現在正有時間可以看一本書, 
  但還沒有決定要看哪一個方向的書籍, 
  在這裡非常建議你選擇訓練邏輯的書籍, 
  你會得到非常大的收穫。 
9.為自己的決定負責,不要錯過才後悔:
後悔是很痛苦的事,看過別人後悔與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人都能了解, 
  沒有任何人能為你承擔後悔的感受,所以選擇前務必想清楚。
10.謹慎說話、言出必行:
相處發生不和睦的狀況最常都來自說話的問題, 
  例如誰說了一句讓誰感到不受尊重的話、 
  誰忍不住脫口而出事情的內幕、 
  誰又猜測了未經證實的謠言等等…
說話前應該確實想清楚這句話有說的必要, 
  不可認為現在只是在聊天,隨便說說沒關係, 
  事實上每句話都帶有影響力, 
  即使說話的內容與對方無關, 
  只是敘述自己的事情,也必須負責, 
  若話中對自己有所承諾,當承諾無法實現時, 
  對方仍然記得你曾說過的話,而現在沒有落實, 
例如我在聊天時說了我已經準備買下一間房子, 
  這是我私人的事情,但我說出口了, 
  事實上聽的人就是記得, 
  如果我後來因為計畫有所改變而沒有買了, 
  也應該與當初聽到的人說一下,以免對方認為你說話隨便。
更多好文章在舒小蜜的下班居酒屋
文章來自:舒小蜜ShuStyle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